?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。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,全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圈,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个、农耕文化展示馆41处、室外电影固定放映点12个。二是培育服务队伍。注重“送文化”“种文化”结合,激发群众文艺团体发展活力,培育文化志愿者团体53个、农民剧团3个,全年送戏下乡210余场、送电影下乡3800余场。三是创新文化品牌。通过“政府搭台、群众唱戏”模式,打造“激情泸潇·最美樟乡”系列广场文化品牌,成功获选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,参演群众8946人次,观演人数达30余万人次。
?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。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,全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圈,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个、农耕文化展示馆41处、室外电影固定放映点12个。二是培育服务队伍。注重“送文化”“种文化”结合,激发群众文艺团体发展活力,培育文化志愿者团体53个、农民剧团3个,全年送戏下乡210余场、送电影下乡3800余场。三是创新文化品牌。通过“政府搭台、群众唱戏”模式,打造“激情泸潇·最美樟乡”系列广场文化品牌,成功获选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,参演群众8946人次,观演人数达30余万人次。